詳解縱向盲溝設置的基本方法
頂進橋涵及部分引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,且引道為分離式結構時,地下水會從接縫中滲出,故需采取經常性的排水措施,如頂進橋涵的底板埋入地面以下不深時,需降低的地下水位幅度也較小,且多為淺層水,出水量一般都不大,采用盲溝排水的方法,已能滿足要求,這種方法因具有結構簡單,施工方便,降水均勻等優點而被廣泛采用。
盲溝指的是在路基或地基內設置的充填碎、礫石等粗粒材料并鋪以倒濾層(有的其中埋設透水管)的排水、截水暗溝。盲溝又叫暗溝,是一種地下排水渠道,用以排除地下水,降低地下水位。用于在一些要求排水良好的活動場地,如體育館地下水位高影響植物生長可以用盲溝。
縱向盲溝系沿快、慢車道兩側邊緣平行埋設,一般距擋土墻1~2m,深度自引道結構墊層底面以下約15cm,但應保證地下水降水曲線的頂點低于路面50cm為宜,如在凍脹影響地區則其頂部濾層至凍結線不小于30cm,盲溝起點應自設計較高地下水位線處開始?v向盲溝可根據以下情況設置,塑料盲溝廠家下面為您介紹。
(一)當地下水位不高,土壤滲水性較弱,且引道較窄時,可沿快車道邊緣埋設一道盲溝。
(二)一般情況通常以布置雙側盲溝為宜,即沿快車道兩側邊緣各埋設盲溝一道。
(三)當地下水穩定水位或頂進橋涵附近河溝洪水位高于慢車道,且土壤滲水能力較強,引道較寬時,可沿快,慢車道兩側平行埋設盲溝四道。
為了更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,須在縱向盲溝范圍內每隔20~30m設置橫向盲溝一道,其坡度自引道中心起以1%~1.5%的坡度與引道兩側縱向盲溝相銜接。對于引道兩側設有擋土墻時,則應于墻后設置反濾層,并用暗管與附近的盲溝接通。
- 上一篇:軟式透水管產品特性及其連接方式
- 下一篇:塑料盲溝有什么獨特的性能呢?
- [2021/1/3]塑料盲溝具備一定的耐寒能力
- [2020/11/22]塑料盲溝如何在隧道中施工以及安裝中的注意事項
- [2020/11/17]塑料盲溝主要作用是集排土中滲水
- [2020/11/7]塑料盲溝的優越性表現在哪些方面
- [2020/10/25]塑料盲溝熱熔化方式成型的優勢